“王廠長,這批塑料齒輪又有3%的不良率,客戶投訴了……”質檢主管老張拿著報告,眉頭皺成了“川”字。
車間里,十幾個質檢員拿著放大鏡,對著塑料件翻來覆去地看——黑點、劃痕、尺寸偏差……稍不留神就漏檢。更崩潰的是,人工檢測速度堪比“樹懶”,1小時查200個零件,生產線卻每分鐘吐出50個!
“這哪是質檢?這是玩大家來找茬啊!”王廠長一拍桌子,“得找個能一次搞定表面、尺寸、缺陷的‘全能選手’!”
——于是,“視覺檢測設備”帶著16個工業相機閃亮登場!
16相機天團:塑料件質檢界的“復仇者聯盟”
這臺視覺檢測設備,簡直是工業界的“鋼鐵俠”——16個工業相機組成超強戰隊,分工明確,各顯神通:
表面偵查組:8個高清相機360°環繞掃描,0.01mm的黑點、劃痕?逃不過它們的“鈦合金眼”!
尺寸測量組:4個高精度相機咔嚓一拍,長度、孔徑、厚度自動比對圖紙,誤差超0.001mm直接亮紅燈!
缺陷分析組:剩下4個相機專攻復雜結構,缺料、毛刺、變形?AI算法瞬間判定,比老師批卷還快!
“好家伙,這哪是檢測?這是給塑料件做全身CT啊!”車間老師傅老李看得目瞪口呆。
實測現場:1分鐘千件全檢,不良品當場“社死”
按下啟動鍵,流水線上的塑料件“排隊”進入檢測區。16個相機同步“開火”——咔嚓!咔嚓!
第1秒:表面掃描完成,一個芝麻大的黑點被圈紅標注:“表面瑕疵,OUT!”
第3秒:尺寸數據出爐,某個齒輪孔徑大了0.002mm,系統秒發警告:“尺寸超標,退貨!”
第5秒:AI判定結果彈出:“第102號件,缺料+毛刺,建議回爐重造!”
“這速度,比我刷短視頻還快!”王廠長盯著屏幕,笑得像個剛抽中SSR的歐皇。
老板狂喜:省掉5個質檢員,良率沖到99.9%
自從上了這臺視覺檢測設備,車間畫風突變:
質檢員:從“007找茬肝帝”變身“監工大佬”,喝著茶看機器干活;
不良品:剛冒頭就被自動踢出生產線,連“掙扎”的機會都沒有;
客戶:“你們家塑料件最近開掛了?質量穩得一批!”
算筆賬:
人工檢測:10人×月薪8000 = 8萬/月,漏檢率2%→客戶索賠血虧;
視覺檢測設備:24小時連軸轉,漏檢率0.1%,半年回本!
王廠長:“這玩意兒比招人靠譜多了,關鍵是——它不請假、不摸魚、不吐槽加班啊!”
結尾暴擊:你的工廠還在“人海戰術”?
塑料件質檢的盡頭,不是雇更多質檢員,而是讓16個工業相機替你打工!
視覺檢測設備,專治各種不服:
? 表面、尺寸、缺陷“三合一”檢測,拒絕反復折騰;
? 16相機火力全開,效率提升300%,不良品當場“自閉”;
? 數據報告自動生成,老板隨時隨地手機查進度!